凤凰楼茶楼约茶联系方式-24小时空降全国约一对一游客登入 ,怎么联系400块的快餐,附近学生兼职快餐联系方式

 欢迎访问重庆江西商会官方网站! 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联系我们  
  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让灵活就业成稳就业重要抓手
   

文章中心


最新公告
  关于做好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工作的通知
  关于缴纳2021年度会费的通知
  重庆市江西商会关于疫情防控的倡议书
  关于延期举行重庆市江西商会2021年会的通知
  “防控疫情,党员先行”——重庆市江西商会党支部关于新冠疫情防控的倡议书
  重庆市江西商会财务情况公告
   热烈祝贺我会荣获“抗击疫情 赣商在行动”最美商会等荣誉称号
  最新国内各省市及国外江西商会会长名录
联系我们
电话:023-67510033
传真:023-67510790
邮箱:cqjxsh@163.com
地址:重庆市江北区松石大道506号金秋家园6幢3单元1-1(临时)

让灵活就业成稳就业重要抓手
发布时间:2020-08-17 15:04:09  阅读:940次

站在“稳就业”的高度审视,让灵活就业成为保障就业市场稳健发展的重要抓手,各地、各部门还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,促进劳动者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和城镇低收入群体多渠道灵活就业。充分发挥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、互联网平台企业的作用,改进就业服务,促进供需有效对接,加快推动相关政策逐步落地。


“副业刚需”渐成新宠,“斜杠青年”风行一时,“直播网红”火遍全网——这是时下灵活就业盛行的真实写照。百度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0年上半年百度文库知识店铺的开店量超过4万家,新增内容1.5亿条,直接带动近100万兼职或全职的内容创作者就业。


受益于今年国家稳就业政策力度不断加大、《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》等多份文件相继发布,平台经济、数字经济、副业经济等让很多受疫情影响待业的劳动者尝到了灵活就业的甜头。


今年,我国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为900万人以上。人社部数据显示,上半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64万人,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3%。但要注意的是,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高达874万,此外个体户、农民工就业仍未完全恢复至往年水平。下半年“稳就业”工作仍然不可放松。作为灵活的新就业形态,互联网平台为普通求职者提供了一个零成本、低门槛舞台,或将发挥更大作用。


所谓灵活就业是劳动者以非全日制、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实现的就业形式。这样的灵活就业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。


一是“无接触”工作,时间自由。以百度文库等互联网平台为例,这些平台主要汇集大量一线工作者创作的实用性知识,创作者们以提高工作技能、效率为核心,把劳动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,根据自己平时工作、生活和兴趣积累的内容整合创作,最终形成涵盖各行各业的知识文档,通过平台上传分享给有需要的人。


二是低成本创业,简单运营。依托互联网公司以“信息和知识”为核心的生态平台,网络平台为创作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。对普通知识创作者而言,网络平台不需要投入太多资金成本,也不需要复杂的经营,就能实现较好创收。这种模式无形中降低了就业和创业门槛。


三是用“副业”帮助创业者增加收入。


正因为有了这些基于可松散、可兼职、可合伙甚至可以单干的多形态、多模式、多种类的新工作方式,丰富了我国就业市场,降低了就业门槛,拓宽了就业范围,吸纳了更多劳动者入门从业,让受疫情影响闲置的人力资源得到了更充分开发。


站在“稳就业”的高度审视,让灵活就业成为保障就业市场稳健发展的重要抓手,各地、各部门还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,促进劳动者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和城镇低收入群体多渠道灵活就业。


一方面,充分发挥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、互联网平台企业的作用,善于运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,改进就业服务,促进供需有效对接,切实促进就业稳定、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。


另一方面,加快推动相关政策逐步落地。除参加职业技能培训,主动自我学习也是提升就业能力的低成本方式。部分互联网平台创作模式是实现低成本实用知识学习的“双赢模式”,既强化了知识贡献者和学习者之间的联系,又成为普通人就业的知识库和技能库,这一模式的经验值得总结。


从人力资源供给角度看,各方还要适应灵活就业不断扩大的趋势,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创业培训范围,把灵活就业岗位供求信息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,研究制定相关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,加大对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帮扶力度,从内外两个方面为灵活就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。(周琳)


来源: 经济日报

 
上一篇:“取消对灵活就业的不合理限制!”11条最新举措快看!
下一篇:高质量做好我市"十四五"规划编制工作
打印此页】 【关闭窗口
地址:重庆市江北区松石大道506号金秋家园6幢3单元1-1(临时)
 电话:023-67510033 传真:023-67510790 邮箱:cqjxsh@163.com 邮编:400015
Copyright ? 2014-2020 重庆市江西商会
渝ICP备20003352号-1

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2704号